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北 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横陂( bēi ):横卧的坡堤。②直堑( qiàn ):笔直的沟渠。③坐久:谪居中闲坐了很久。  

小题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的画面。(2分)

                                                                                

                                                                                

小题2:两位诗人,一位“小园香径独徘徊”,一位“缓寻芳草得归迟”,他们内心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4分)

                                                                                

                                                                          

答案

小题1:北山不断地把泉水输送下山,横堤下的碧波不断上涨;无论是笔直的沟堑,还是曲折的池塘,望去都波光泛泛。

小题2:晏殊慨叹繁华不再,春光易逝,有伤春怀旧之情;王安石表面闲适,其实内心怀有被贬的愁闷之情。

小题1:

题目分析:“描绘”是运用想像扩写,而不是生硬的翻译,将“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诗句的“景点”找出来,抓住“满山翠绿”“山下水波荡漾”等景物的特点加以描写。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难以找出有特征的景点,本题对语言的生动性有一定的要求。语言在于运用,运用语言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目的、环境、对象等因素,规范语言,优化语言,才能达到写作目的。

小题2:

题目分析:先将诗的内容大致了解一下,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处“独徘徊”“得归迟”体会人物内心的感受。

点评:本题有难度,诗人的情感在诗句中比较隐含,不易理解。理解古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要了解诗歌内容写什么,还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环境及写作背景,作一全面的了解。

判断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