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是我国沿113°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A地形区是 ,此地区常发生的灾害是 ,近年来该地区国土整治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3分)
(2)B地形区是 ,目前,该地区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分)
(3)C地形区是 ,该处具有特色的混合农业是 ,近十几年来,这类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不断 ,其原因是: 。(5分)
(1)(3分) 洞庭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 退田还湖
(2)(2分)南岭(1分) 水土流失(1分)
(3)(5分)珠江三角洲(1分) 基塘生产(1分) 缩小(1分)。
其原因:①工业、城镇和交通道路建设占用大量农业用地;
②随着城镇的发展,对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需求量增加,原来的基塘生产转变为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生产。(2分)
题目分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B山脉应为南方的南岭;A位于南岭以北,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集中,多暴雨,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该地区由于长期的围湖造田导致了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故退田还湖利于缓解流域内的洪涝灾害。(2)图示B表示南岭,由于长期的植被破坏,且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故水土流失严重。(3)图示C位于南岭以南,判断为珠三角地区,该地区利用地势低洼和光热充足的条件发展了基塘农业;由于受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该地区的基塘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进行区域定位,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