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图1示意我国某主要物产分布,图2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题。

图1         图2

小题1:图1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

D.玉米、水稻小题2: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小题3:关于该省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临海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工业基础较好

D.城市化的进程不是依靠工业化推动的小题4: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举措有(  )

A.立足本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

B.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北部产业向南部转移

C.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D

题目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两种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此区域为江苏省,作为南北方分界线的淮河穿过此地,所以江苏省既北部为小麦的分布,也而南部主要为水稻的分布。故A项正确。

小题2: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其实质是地图的延伸。遥感通过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不同,可对粮食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检测,故C项正确。

小题3:注意本题选择错误项。江苏省东部临黄海,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区,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江苏省靠近沪宁杭,工业基础好,在工业的带动下加快城市化进程。故D项错误。

小题4:江苏省矿产资源缺乏,因此不具备发展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南北部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需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重在提升,应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概况和“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内容,并注意审题。

多项选择题

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小题,把错项选入,该小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空白处)。(本题12分)  编辑出版16开本月刊《新潮》的甲期刊社位于S市,并经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在T市设立了记者站。自2004年1月起,该社为加大广告吸纳力度以提高赢利水平,在保持《新潮》原有刊期、篇幅、开本不变的同时,每逢单月出版一份单独定价的“刊中刊”,随当期《新潮》一起公开发行。“刊中刊”除设一个“本刊专访”栏目外,其余的内 * * 本上为商业广告和趣味小故事等,封面式样与当期《新潮》基本相同,但在刊名旁边醒目地标有“刊中刊”三字,且开本改为特大32开,篇幅为1个印张。同年2月,甲期刊社又决定在《新潮》中开设“精英园地”、“热线链接”两个栏目。随后,甲期刊社通过招标与丙广告公司和丁广告公司建立了协作经营关系。按《协作经营合同》的约定,这两家广告公司各向甲期刊社支付若干万元的定金后,其联系开发的广告在《新潮》上登载时,可按甲期刊社公布的广告价格标准的60%支付广告费;甲期刊社把“本刊专访”定为丙公司和丁公司的专用栏目,还向该两家公司的业务员提供有效期为一年的甲期刊社临时工作证,以方便业务员们用甲期刊社工作人员的名义去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和开发广告,并在“本刊专访”栏目中编发相应的新闻报道,宣传、介绍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色。此外,甲期刊社还决定由设在S市的编辑部负责“精英园地”栏目的采编任务,而将“热线链接”栏目的采编任务交给驻T市记者站负责。于是,该记者站经常根据公众对一些商品的反映,与相应的生产企业联系并收取广告费后,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撰文介绍这些商品的特点,在“热线链接”栏目中刊出。  2004年5月,甲期刊社因严重违规行为而受到省新闻出版局处罚。

问题一:  甲期刊社有哪些违规事项?  答:违规的事项有(  )。

A.通过加大吸纳广告力度来提高赢利水平

B.逢单月出版“刊中刊”

C.自行决定开设新栏目

D.对丙公司和丁公司按公布价格的60%收广告费

E.把“本刊专访”定为丙公司和丁公司的专用栏目

F.向丙公司和丁公司的业务员发放甲期刊社的临时工作证,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

G.“本刊专访”栏的内容违反国家政策

H.由驻T市记者站负责一个栏目的采编任务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