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系任所有感而作。

阅读上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小题1:请对首句中的“斜”字进行赏析。(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

小题1:(2分)(1)“斜”字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桃树杏树(1分)映衬着想要破藩篱斜势顽强生长的姿态。(1分)

小题2: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借春风吹折桃花杏花,抒发了忠臣不为皇帝佞臣所容,蒙冤受贬的怨愤之情,表达了对皇帝昏庸无知的谴责(不满)。(1分)

小题1:题目分析:读“两株桃杏映篱斜”这个诗句可知,“斜”字的主语是“两株桃杏”,因此,根据语境可知,它写出了桃树杏树凭借破藩篱斜势顽强生长的姿态。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注意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小题2:题目分析:整体感知这首诗,结合注解里面的写作背景,可知,诗歌表面写桃树杏树,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即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读“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两句可知,诗歌借春风吹折桃花杏花,抒发了自己蒙冤受贬的怨愤、不满之情。

点评:我们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想象、情景交融、衬托、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借古讽今、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借景抒情等。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时借写景叙事间接表达出来,也有时直接抒发情感。如果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一定要借助这些诗句揣摩所要表达的感情。

单项选择题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