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分)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等)(1分),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意思分析对即可)(1分)。

(2)(2分)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1分)。

小题1:题目分析:今春花鸟作边愁,这是诗人用花鸟使人欢乐来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以乐景来写哀情。

点评: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的含义是什么,对于注释也要注意。

小题2:题目分析:注意联系注释上的文字:“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

点评: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等来分析,对于注释一定要注意。

填空题
问答题

(一)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泵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二: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

(一)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泵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二: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

针对事件二,改正错误之处。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