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

小题1: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3分)

                                                                               

小题3: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

小题1: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1分)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1分)

小题2: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确像铺在水面上;(2分同时“铺”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1分)

小题3:用“真珠”作比喻,(1分)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2分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以及诗歌下面注解的写作背景可知,诗歌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月色的喜悦、轻松之感。

小题2:结合语境体会可知,“铺”字描写“残阳”,形象地写出了残阳接近地平线,几乎水面相平的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小题3:“露似真珠月似弓”很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比作“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的晶莹圆润,写出了月亮弯弯的形态。

点评:理解诗歌情感,要在领会其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如直抒胸臆的句子等,把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旨等深入理解。赏析句子要注意,一定要结合全诗内容,即放到语境中综合分析。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