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1年,由江 * * * * 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通天河畔正式揭牌,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1)“三江”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__________省境内。保护区的居民以_________族为主。

(3)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砍伐、放牧和耕作,这里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你认为应如何改善本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一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青海;藏

(3)积极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的草场,禁止过度放牧等

(4)略(开放题意思相近即可)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自己唯一的10岁儿子和班里多名学生,我不敢相信,几分钟的时间我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他们。地震后这些天,我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丈夫.家人.同事,不知哪来的力量,在几乎不吃.不喝.不睡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失去爱子,心如刀绞,儿子的样子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儿子很可爱,地震的前一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儿子亲手绘制了贺卡,放在了我的桌上。那天中午儿子在睡觉,是我把他喊醒的,催他去上学,如果让儿子晚点去学校,儿子就不会死,如果我送儿子去上学,儿子也不一定死,如果让儿子留下来陪自己,儿子根本就不会死。想到这些我更痛苦。我已经决定今后不再当老师了,我不知道怎样面对剩下的学生,现在看到房子就想到地震,看到孩子就想到儿子,晚上无法入睡。内心极度恐惧,有车经过都以为发生余震了,总感觉地在晃动,不敢到墙边去,非常强的无助感。现在情绪非常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兴趣,每天就是机械地执行校长和家人的指示,记忆很差,很多事都需要别人多次提醒,这学期开学后已不能授课。自己知道地震过去了,应该早点摆脱地震的影响,但是摆脱不了。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人正直,朴实善良,勤劳,有10年教龄,目前为小学四年级班主任,与儿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丈夫的关系良好,性格内向,为人做事谨小慎微,地震中失去儿子和多名学生。求助者身体健康,地震后坚持住在帐篷中,不愿意住活动板房。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对该求助者可能的诊断有哪些,并分别陈述理由?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