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对下面一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家家雨”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

B.“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C.“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敲”字用得精妙,再以“闲”字修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坦然。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经分析,答案D项是错误的。

点评:理解赏析诗歌,要在领会其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如直抒胸臆的句子等,把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旨等深入理解。

阅读理解与欣赏

农业考古学

  考古学在某些地区,从旅游的极大重要性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另一些地区,从各种实际应用中找到巨大优势。最为显著的贡献是在农业考古学领域。因为,在一些情况下,考古学家可以变得像上帝一样,灌输荒芜的沙漠或极大地增加谷物的产量。然而,他们做到这一点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才能,而是通过重新发掘出被遗忘的我们祖先的智慧。

  比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之前占据着以色列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生活在城市里,种植葡萄、小麦和橄榄。空中摄影和考古学已经联合起来揭示出,他们做到这一点是借助一种精巧的系统,把这一地区很少出现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与蓄水池中。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甚至在干旱年份中也能有很高的谷物产量。

  给人以更为深刻印象的是在秘鲁和玻利维亚高原所发生的事件。空中摄影与陆地发掘已经揭示出,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在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至少二十万亩土地属于一种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这种体系用从地块间沟渠中挖出的泥土来抬高耕地表面。这一体系非常适合于四千米的高度,适合于地区环境,也适合于传统的块根植物。然而,这种体系在五百年前印加帝国的征服之后被放弃了,现代的农业方法涉及大量的机械、化肥、灌溉和进口谷物,这种方法被证明在这种气候下,恰恰并不成功。考古学家已经清理了并重新整修了某些古代凸地,只使用传统工具,在这些地块里种植了土豆和其他传统块根植物。这些田地迄今还没有受到严重干旱、霜冻和洪水的影响,而谷物产量则大约是干旱农田上的七倍。许多村庄,数以千计的人民,现在已经开始采用他们祖先耕作方法,这要感谢考古学家的努力。

  反过来说,考古学也能够指出过去出现过的生态破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引起的--诸如在公元900年,拜占庭古城佩特拉在几次对森林的毁灭性开采之后突然崩溃毁灭了;复活节岛上对森林更具破坏性的开采,几乎摧毁了这个小岛惟一的石器时代文化。另一个实例来自阿那萨奇人,他们居住在美洲西南部的查科峡谷,其居住地非常先进,那里有美洲摩天大楼出现前的最大也是最高的建筑。为了这些建筑,从公元10世经开始,这里在不停地继续着无情的木头采伐。不仅如此,木材还要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燃料需求。而这些最终造成的广泛的环境破坏是无法恢复的,这是这一居住地被毁弃的主要因素之一。

1、下列不属于说明考古学实际应用的一项是

[ ]

A、基于对古代农业方式的了解,考古学家学会灌溉荒芜的沙漠,增加谷物的产量。

B、使用传统工具,在整修过的古代凸地上种植土豆和块根植物。

C、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数以千计的人民,现在已经开始采用他们祖先耕作方法。

D、空中摄影与陆地发掘揭示出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

2、下列理解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纳巴诺人占据着险恶的沙漠,能够从农业中获利,关键在于成功地构建了一套取水灌溉系统。

B、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所以这种体系的恢复,使人感受到它的效益。

C、农业考古学贡献在于让人们懂得如何灌溉荒芜的沙漠,如何增加谷物的产量。

D、佩特拉、查科峡谷均遭毁弃,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环境破坏使农业文明无法维持。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的农业方法并非全部都是高效率的,农业考古学提供了继承古代被湮没的优秀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B、内盖夫沙漠上,纳巴塔人的农业技术获得成功在于种植的植物适合了地区环境;而的的喀喀湖周围的“凸地”体系获得成功则在于以精巧的系统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

C、为了建筑而过度采伐木头,造成无法恢复的环境破坏,是导致阿那萨奇人那么先进的居住地被毁弃的唯一原因。

D、考古学可以传送来自远古的重大讯息,但它一切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呈现过去的面貌,并不要求我们从历史中学习。

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