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5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小题1:上片中“可怜”一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小题2:下片着重采用了即景明志的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失去它的惋惜。
小题2:青山能遮住视线却挡不住收复失地之心。用“江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的决心,不可阻挡。用“鹧鸪”表达忠于南宁,决不屈膝于金人的报国之志。(每点1分)
题目分析:
小题1:理解上片内容,“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由此可知,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表达了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失去它的惋惜。
小题2:根据“即景明志”的要求,分析出景物描写中包含的决心、抱负等即可。如“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就借景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叫声”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出词人的爱国之情。由此,即景明志的写法可见。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然与人的处世态度也有很大关系。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具有这些特征的关键语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综合进行分析。如果诗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那就要抓住这些语句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