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        ”,作者是        

小题2:                  ,落花时节又逢君。作者         

小题3:《木兰诗》中的“        ” 一句,用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小题4: 小王在一次演讲中引用赵冀《论诗》中的两句诗阐述对文学创作须创新的看法,这两句诗是“            。”

小题5: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中写郊野傍晚静景,蕴含无限情思的诗句是:      

小题6:《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答案

小题1:昆虫的史诗 法布尔

小题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

小题3: * * 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小题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小题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小题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题目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代、骚、笠、塘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课本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进行识记,并练习其中的字形,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实验题

镁带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会产生一些灰白色固体(以下简称A样品)。为了弄清A样品的成分,小明、小亮、小红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与探究】

(1)小明:(见图1)用分析天平称取三份经砂纸打磨的镁带,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待燃烧产物冷却后,称重。相关数据见下表  

分析:2.4024 g Mg在足量纯氧中燃烧,理论上应生成________g MgO。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断A样品中,除MgO外_______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其他物质。

(2)小亮:(见图2)取少量A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出现白色沉淀,微热,发现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此气体是_______ (填化学式)继续加足量水,仔细观察发现试管中除白色沉淀外,还有极少量的黑色不溶物。结合空气组成,小亮推测A样品应有MgO、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物质。

(3)小红:(见图3)先用足量的红磷做燃烧实验,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中,倒流入的水的体积与广口瓶容积之比约为________,此时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关闭止水阀,取出连带橡皮塞的燃烧匙,迅速塞上备用橡皮塞,向燃烧匙中加入镁带并引燃,取下备用橡皮塞,将燃烧匙迅速插入瓶中,并将橡皮塞塞紧,发现镁带继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依然倒流入广口瓶中。小红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流与思考】

1、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假如镁带未用砂纸打磨,则会不会给他的分析结果带来影响?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

2、综合上述探究,尝试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若m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n克固体,则消耗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此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