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例如原来是草场的土地退化为沙漠。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甲:江汉平原乙:宁夏平原
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3分)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水稻;乙为宁夏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化明显,研究性学习针对当地情况,合理选择即可。(6分)

(2)湖泊对河流调蓄作用减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多发;周围地区湿度减小,地方气候趋于干旱;湖泊生物物种减少或水生生物被陆生生物代替;湖区地下水位下降。(答对三点得满分)(6分)

(3)(先纵后横)CAB(3分)

题目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分析,甲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乙为宁夏平原,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较为干旱,则荒漠化和盐碱化问题较为严重,研究性学习可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展开。(2)借鉴洞庭湖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意义,可从调蓄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局部小气候等方面综合分析。(3)注意结合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果联系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并能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问题等内容。注意答题的完整性要求。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