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四)某汽车运输公司2004年拥有200车辆,平均车日行程为200公里,车辆工作率为80%,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为180000公里,计划性小修间隔里程定额为60000公里,二级维护间隔里程为6000公里,一级维护间隔里程定额为2000公里。公司根据车辆技术状况计划2005年更新50辆车,可选的更新方案资料如表所示。(年日历日数按360天计)

请根据案例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例中影响车辆费用效率的直接因素有()

A.车辆投资额

B.车辆使用费用

C.货源分布情况

D.车辆额定吨位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综合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种政体观

我们可以说各种体制有两个策源地,其他各种体制都是从其中派生出来的,其中一个的名字是君主制,另一个的名字是民主制。……一种社会表现出极端的过分的对君主制原则的忠诚,而另一种社会则忠诚于自由体制,因此这两种社会都没有能够在二者间达到平衡。……在自由、平等与智慧结合的地方必定同时具有两类成分。……不拥有这些成分的共同体不可能得到正确的治理。”

——柏拉图《理想国》

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柏拉图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政体的观点。(4分)

材料二 两种民主观

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只能有一个,其余一切权力都是而且必须处于从属地位……那么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是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在立法权力上人民是不能被代表的。……只有一种法律,就其本性而然,必须要有全体同意,那就是社会公约。因为政治的结合乃是全世界上最自愿的行为。每一个人既然生来就是自由的,并且是自己的主人,所以任何人在任何可能的借口之下,都不能不经他本人的许可就役使他。

——卢梭《社会契约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洛克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异同。(4分)

材料三 两种分权观

美国宪法,又将孟德斯鸠学说作为根本,把那三权界限,更分得清楚,在一百年前,算是最完美的了。一百二十年以来,虽数次修改,那大体仍然是未变的。但是这百余年间,美国文明日日进步,土地财产,也是增加不已,当时的宪法,现在已经是不适用的了。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是如何看待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2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3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