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小题1:这首诗表面写秋风,其实是在慨叹自己的际遇,诗歌借最能触发诗人情感的两个意象       、      ,抒发了       、       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请自选角度,给画线句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写批注。(2分)

答案

小题1:雁群、庭树(2分) 孤独(羁旅之苦).思乡(2分)

小题2: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通过这一飘忽的问句,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也暗含怨秋的意思,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把不知河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可以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意对即可)(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意象”,即诗歌中诗人用来寄寓某种情感或思想的某一形象事物。仔细阅读诗歌,了解其内容,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如“送”“入”来理解诗人以物写情的方法,分析寓情的“意象”。

小题2:

题目分析:赏析句子,一要指出句子主要说了什么,二要提出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好在哪里,有时还要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什么情感。本题两句都是借物写情的,首先要说明写了什么景物,特点是什么,然后要分析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要使用评价语,比如“借物抒情”“突出”“形象生动”等。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