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PM2.5 (2.5 微米以下的可入肺的细颗粒物)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有毒物质。下图是人们在晴朗的白昼拍摄到的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情况。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比沙尘暴更严重。
某班同学结合上述材料和图片展开讨论,最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PM2.5 的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没办法治理;
第二种观点认为,PM2.5 的产生与中学生无关,不必杞人忧天。
请你谈谈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种观点是错误的。
(1)PM2.5 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 留物。它反映了一些厂矿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违反国家节能减排要求,造成环境严重污染问题。此外,PM2.5 还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及其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和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能 力治理PM2 .5 污染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实行严格监管,对违反节能减排的企业依法惩处;企业要依照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增强环保和节能意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个公民要养成低碳生活和文明生活的习惯。
(3)我国政府已经公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对部分城市进行监测和评 价,这为治理PM2.5 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PM2.5 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治理。
第二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首先,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PM2.5 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直接危害我们的生命健康,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要增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亲社会情感,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
其次,PM2.5 与每个人的生活与学习有密切的联系。如,不参加野外烧烤活动,不参与燃放烟花爆竹,不要随意焚烧垃圾。中学生要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生活和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