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为“中国自然区分布图”,乙为“中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自然区看,A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从经济地带看,A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
(2)甲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附近区域生态较为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农业生产,对A、B地区造成了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C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该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会给当地带来________(自然)灾害。
(3)乙图中,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是________省,简要分析该省贫困人口集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2)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滑坡、泥石流等
(3)云南 自然条件: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题目分析:(1)我国的自然区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直接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可判断,从经济地带划分,我国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A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中部经济地带;C位于云南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2)A地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而导致了土地荒漠化严重,B地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破坏而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C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地区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岩石破碎,且地形崎岖,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暴雨等自然原因和植被破坏的人为原因而导致了该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3)图示云南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省区,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形、土壤、自然灾害等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发展程度、科技)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自然区划分、经济地带的划分,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注意答题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