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及轮廓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为我国海南岛;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流量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C错误。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两地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而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还较低,故科技和机械化水平较低。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进而分析河流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等内容。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材料1]
2011年8月2日,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向内阁会议报告了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以下简称“新白皮书”)并获得批准。在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分析中,新白皮书沿用了2010年12月出台的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的风格,再次将矛头对准中国,提出为对抗“中国威胁”,要加强防卫力量建设,重点强化西南方向的防御。
据日本《朝日新闻》称,新白皮书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无端指责中国军力建设的激烈言辞随处可见。如新白皮书花费大量笔墨对中国军费透明度的现状进行无端指责,称中国军费“数额增加快”且“用途模糊”。此外,新白皮书沿用新大纲的措辞,将其对中国军队的关注点从“中国军力的影响”变更为“中国军力本身”,并以地区乃至国际代言人的身份称中国的军力发展“正成为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忧虑事项”。新白皮书对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的活动予以详细描述,其中在谈到中国海军活动范围的拓展时,新白皮书称“中国今后将继续谋求活动领域的扩大化和常态化”。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度《防卫白皮书》的用词为“活动趋于活跃”。这一表述的升级表明,日本对中国海军动向的关注度和防范态度不断增强。在谈到去年9月发生在我钓鱼岛海域的撞船事件时,新白皮书首次措辞严厉地批评中国“态度高压强硬”,称日本今后在与中国外交的方向性上抱有“不安”,强调“日本有必要对中国海军舰艇的动向及活动据点的建设情况予以关注”。新白皮书首次增加了关于南沙部分的描述,在南海问题上有意拉偏架,表现出其欲在日美同盟基础上联手东盟构筑“对华包围网”的战略意图。
——《曰本为何老拿“中国威胁论”说事》
[材料2]
日本内阁府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为3.9%,达到1.3719万亿美元。而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GDP约为1.4154万亿美元。中国继今年第二季度后再次超越日本,继续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但是日本内阁府昨日同时表示,如果按照今年前9个月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日本GDP为3.9674万亿美元,仍略高于中国的3.9468万亿美元。
虽然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但从人均GDP来计算,两国仍有较大差距。记者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以中日两国人口分别为14亿和1.27亿计算,则今年三季度两国人均GDP分别为1011美元和10802美元,即中国的人均GDP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
此前,中国在2005年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第三,从今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规模又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渣打银行昨日发布报告称,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2010年11月16日腾讯网《中国GDP再超日本继续占据世界第2大经济体位置》
[材料3]
西方近期连续吹捧中国,借中国GDP超越日本炒作“世界权力重心东移”论。
对此,中国外长杨洁篪指出,国际力量正逐步向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必然结果;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在许多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合理的立场主张和利益诉求没有得到足够尊重和重视;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团结合作,争取在国际组织中平等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权益。这个看法是理性、清醒的。
世界南北差距、东西方发展水平和实力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世界发展的制高点和最高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依然在饱受各种壁垒和技术学习限制的情况下苦苦追赶。中国不会被迷糊而忘乎所以。
西方国家并非不清楚中国发展的质量梯次和实际水平,而是了然于胸,但为了从中国发展中攫取更大利益,不惜制造形形色色的“中国经济责任论”。在西方国家看来,仿佛所有的世界难题都与中国有关,都只有靠中国去推动解决。
——2010年8月19日联合早报网《中国宜清醒对待“中国责任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3,指出“中国经济责任论”的实质及错误。中国对此的态度应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