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某企业将某项资产与国外企业合资,要求对该资产进行评估。具体资料如下:

该资产账面原值270万元,净值108万元,按财务制度规定该资产折旧年限为30年,已计提折旧20年。经调查分析确定:按现在市场材料价格和工资费用水平,新建造相同的资产的全部费用支出为480万元。经查询原始资料和企业记录,该资产截止评估基准日的法定利用时间为57600小时,实际累计利用时间为50400小时。经专家估算,该资产还能使用8年。由于技术落后,设计不合理,该资产耗电量大,维修费用高,与现在同类标准资产相比,每年多支出营运成本3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率为25%,假定折现率为1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成本法对该资产进行评估。(计算过程中数字保留4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答案

参考答案:

(1)计算资产利用率:资产利用率=50400/57600×100%=87.50% 

(2)确定成新率:成新率=8/(20×87.5%+8)×100%=31.37% 

(3)确定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3×(1-25%)×(P/A,10%,8)=2.25×5.3349=12.0035(万元) 

(4)由此可以确定评估值: 

评估值=480×31.37%-12.0035=138.573(万元) 

该资产的评估价值为138.573万元。

解析:【该题针对“[新]成本法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

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搁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莎士比亚的作品曾经多次受到糟蹋,因为许多代的高中生大都被迫一遍一遍地阅读《哈姆雷特》或《麦克白》等剧本,被迫查出所有的生字,被迫研究所有的学术注解,结果是他们从未真正地读完这些剧本。相反,他们被拖着一点一点地啃,历时数星期之久,等他们读到剧本的结尾,一定早忘了开头;应该有人鼓励他们一口气读完,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对剧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你一气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了解,即使只有50%或更少——完全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尝试找寻第一遍所跳过的地方。事实上,你会像游客在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样,若曾到过某一地带,你就可以从以前所不知道的通路再去探险,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把岔路看成干道,也不会被中午的影子所欺骗,因为你记得它们在日落时的景象,你所塑造的内心地图会指引你,谷地与山丘是如何构成整个风景的一部分的。

很快读完第一遍并不神奇,也不会造成奇迹,更不能用以取代一本好书的精读,然而,迅速读完第一遍可以使以后的精渎更加容易。

这种练习会帮助你在着手读书时保持警觉,你有多少次翻开一页又一页,心里却在做着白日梦,对你看过的东西毫无印象如果你让自己被动地瞟完一本书,就势必会发生这种现象,没有人能以那样的方式领悟多少。你必须设法把握全书的条理,并将它牢牢地抓住。

一个好的读者会力求了解书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则谜语。读者的态度就像侦探寻找基本概念的线索一样,对任何能使线索清晰的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迅速地读完第一遍这一规则有助于保持这种态度。你若肯遵守,你就会意外地发现,你可用极少的时间,领悟到极多的道理,而且做起来毫不费力,得心应手。

第四自然段运用“岔路”与“干道”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A.阅读要一气呵成

B.阅读要运用多种方法

C.阅读要抓住整体、主要的,不要被局部的、次要的干扰(意思对即可)

D.阅读要认真辨别文中意思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