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蝈蝈与蛐蛐》,回答问题。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小题1:《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答:                                                                          

小题2:分析虫鸣的象征意义。

答:                                                                           

小题3:诗人以简约的诗句讴歌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

答:                                                                           

答案

小题1: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咏。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小题2:诗人济慈通过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小题3:同意。大自然中,一年四季,不仅虫鸟歌声不绝,还有植物,比如娇嫩的花朵,即使在萧瑟的秋天、寒冷的冬天,依旧有菊花、梅花等给我们带来如诗如画般美的享受。

题目分析:

小题1:要联系诗歌的主题解答本题。

小题2:分析虫鸣的象征义,首先要理解其语境义。需要反复诵读诗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然后思考一下其语境义,将语境义与文意相结合,就能体会出其象征义。

小题3:同学们首先要回答同意还是不同意。谈理由,可以结合课本进行多元化思考,答案不唯一。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