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B.地下水位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气温年较差减小小题2: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B.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C.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D.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小题1:C
小题2:D
题目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直接反映了当地湿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扩大,而湿地和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和径流变化的功能,故湿地、林地减少,将使当地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加大,温差加大;同时也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C项正确。
小题2: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由昔日“北大荒”变为“北大仓”,这一过程实质体现的是人们过渡开垦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D项符合题意。A、B、C选项都是从自然原因方面进行分析的,全球变暖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在该区域内河流改道并不会造成湿地的减少,泥沙淤积也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点评:本题以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解答时紧密结合左右两幅地图进行分析再根据所学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知识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