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B.地下水位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气温年较差减小小题2: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B.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C.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D.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题目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直接反映了当地湿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扩大,而湿地和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和径流变化的功能,故湿地、林地减少,将使当地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加大,温差加大;同时也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C项正确。

小题2: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由昔日“北大荒”变为“北大仓”,这一过程实质体现的是人们过渡开垦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D项符合题意。A、B、C选项都是从自然原因方面进行分析的,全球变暖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在该区域内河流改道并不会造成湿地的减少,泥沙淤积也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点评:本题以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解答时紧密结合左右两幅地图进行分析再根据所学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知识进行解答。

问答题
填空题

(16分)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N2 2mol、H2 6mol,达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50%,同时放热92.3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哈伯法合成氨工艺中相关的反应式为:N2+3H22NH3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不同温度、压强下,合成氨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见下表(N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分析表中数据,                   (填温度和压强)。时H2转化率最高,实际工业生产中不选用该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③下列关于合成氨说法正确是              (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B.寻找常温下的合适催化剂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C.由于ΔH<0、ΔS>0,故合成氨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3)最近美国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不必使氨先裂化为氢就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为用铂黑作为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氨气。其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你认为电解质溶液应显       性(填“酸性”、“中性"、“碱性”),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4)工业上净化处理铬污染方法之一是:将含K2Cr2O7酸性废水放入电解槽内,加入适量的NaCl,以Fe和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生成Cr(OH)3和Fe(OH)3沉淀除去(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已知电解后的溶液中c(Fe3+)为2.0×10-13mol/L,则溶液中c(Cr3+)为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