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规。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喜人之所以革命,目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弭谤莫如自修:加强修养

B.盖以法科为禄之终南捷径也干:追求、求

C.宗旨既,趋向自异乖:乖巧,合理

D.置身政界,则必误国家贻:遗留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势所必然步自封

B.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不具论 妄听之

C.能爱惜光阴安一时

D.若志在做官发财有虚名小题3:“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1分)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1分)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乖:背谬。揣摩前句“若徒志在做官发财”的意思,就可判定“乖解释为乖巧,合理”是错误的。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题目分析:A.本来/固守;B.暂且;C.如果/苟且;D.仅仅/ 空。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根据后面“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就可揣摩出蔡元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恳切勉励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