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教育能力素养。

答案

参考答案:答:教育工作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素质是指能力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承担工作任务的不同,常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教育能力素养: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都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向同学了解、看成绩单与操行评语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教师的直接观察。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智力活动、情感表现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捕捉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而要求现代教师要善于同学生交往,使学生喜欢和他接近,愿意和他说心里话。(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是:①语音正确,发音标准,说普通话,表达的内容能被学生顺利接受;②用词准确,语句完整,准确传达思想内容,既保证科学性又通俗易懂,为学生所理解;③系统连贯,逻辑性强,善于运用独自式语言,讲述知识或说明问题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结论明确;④富于启发性,有感染力,掌握对话的语言艺术,在对话中善于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勇于发表个人意见,进而形成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在交流中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⑤在音量、语速、声调等方面要符合环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卫生的需要,适中而有变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基本功,在提高文化、业务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要有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矫正缺欠,才能使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更高水平。为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教师还应善于利用非语言的交流手段,使其同语言表达相配合。如表情、手势、姿态,与学生的距离、讲话方向等,这些处理恰当则能增强表达效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由传统教育采用的模型、标本、图表、画片等发展为幻灯、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必然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懂得先进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的知识,并有制作教学用软件的能力,如绘制幻灯片、编制录音、录像带,乃至教学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育现代化必然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就必须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来说是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主要有两项: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二是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使学生遵守课堂常规,又要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还要处理好一些偶发事件,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对学生而言的。只有很好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恰当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是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特点。  (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每位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通常是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从实际工作中提出课题,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任务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从中进行分析探索,求得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在参加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要有正确选择课题、科学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系统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科研能力。教师虽不同于专职研究人员,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都有一定限制,但基本的研究能力却是同样应该具备的,否则就无法承担起教育规律研究者的角色。现代学校普遍要求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发挥创造性,进行一定的改革实验,定期提出研究报告或论文,因而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视其为现代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