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亲爱的诺索布夫人: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完成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铁路重任,但我将全力以赴,完成没有外国人参与的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一位留美幼童心里话

材料二:1898年,天津出版的《国闻报》曾记载说道:“戊戌 * * 后,维新措施皆废,所留一线光明独有大学堂而已。京师大学堂成为维新变法后唯一的幸存者。

材料三: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留学回国后是清政府难得的人才,但因科考次次落榜不能入朝为官,王滔、郑观应是通晓中西清朝急需的人才,因未参加科考不能为清朝所用。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位留美幼童是谁?他修建的是什么铁路?在修建时有什么技术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了什么?今天它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严复等人的处境说明了什么?后来这种局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假如严复在辛亥革命后在国内上学,他可能享受哪几个学程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詹天佑;京张铁路;“人”字形路轨。

(2)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北京大学。

(3)科举制已经不能适应中国近代的人才选拔要求;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严复可以享受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教育。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