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4 分)
无题
韩偓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潺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这首诗写于唐亡后不久后梁开平四年。诗序中的沙县、龙溪县、泉州均在今福建境内。
小题1:简析“尽无鸡犬有鸣鸦”中“尽无”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一句“不见人烟空见花”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小题1:(2分)“尽无”强调了遭受泉州军洗劫后的村落的荒凉景象,(1分)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泉州军暴行的愤慨之情。(1分)
小题2:(2分)运用反衬的手法(或对比的手法),用盛开的鲜花反衬不见人烟的荒凉破败的惨象,(1分)突出了眼见的荒凉与心中的悲伤(或怅惘、感伤之情)。(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尽无”是与后面的“有”对比,诗人沿途看到的村庄“有”什么呢?“有鸣鸦”,“无”什么呢?“无鸡犬”,写出了改朝换代带来的荒凉破败的景象。
小题2:
题目分析:一“空见”,一“不见”,用鲜花反衬不见人烟,就把“千村万落如寒食”的荒凉破败的惨象,绘制成一幅具体形象的艺术画面,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