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30年来的资料表明,野象、东北虎、大熊猫等相当多的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骤减。植物方面,正式列入国家珍稀濒危物种的就达100多种。以上材料说明[      ]

A.环境问题在我国依然严峻

B.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

C.环境污染和破坏已造成了生态危机

D.每个公民都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答案

ABC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我。

  ③“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④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   

A、东京樱花烂漫的景象   

B、我与“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  

C、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  

D、我对东京的失望情绪。

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A、叫声特别响,使人听了很不舒服。 

B、叫声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听课。 

C、是日本学生发出的叫声,而作者是中国人。 

D、日本青年的叫声极大地刺伤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5、第④段中作者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那时那地”是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意见却变化了”指作者的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