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3月,温 * * *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回答9-10题。

9.对人民生活的“更加有尊严”的理解是,正确的是: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发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与社会发展性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9-10CC

材料题

材料一  “我国民苦满清专制久矣。自去年武昌起义三数人登高一呼,万峰响应。义旗一指,各省景从,不及旬日之劳,……四千六百九年(注:辛亥革命前后以汉族始祖黄帝降生之年为元年的一种纪年法)之旧物光复于一朝,扫二百六十六年之淫威尽除于一旦。”

                                                               ——《今日之日》(《申报》中华民国元年十月七日)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 * * 在《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7月——8月)

材料三 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以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陈独秀《〈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1923年第一期)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表述辛亥革命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中陈独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