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甲)                              (乙)

雁门太守行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男儿何不带吴钩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收取关山五十州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请君暂上凌烟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若个书生万户侯?①吴钩:刀名,刃弯。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建的一座楼阁。阁内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意在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为唐王朝建立的不朽功勋。④若个:哪个。

小题1:请简析甲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字的妙处。(2分)

                                                                              

小题2:李贺,人称“奇才”“鬼才”,虽一生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但从这两首诗中依然可以看到他   的豪情。(2分)

小题3:甲诗以“色”绘诗,乙诗以“问”成诗,各具特色,请任选一诗简要分析。(提示:甲诗可结合“塞上燕脂凝夜紫”分析)(2分)

                                                                                  

答案

小题1:“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1分),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1分)。

小题2: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小题3:甲诗以“色”绘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如:“燕脂”“夜紫”,写出了边塞的泥土在紫色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的色彩(1分),将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1分)。

乙诗以“问”成诗,①问句的使用使全诗情感激越,气势峻急,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1分)。②第一个问句中含自励,表达了诗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第二个问句则含愤激,抒发了诗人怀旷世之才却不能为世所用的愤慨(1分)。(写出第②点即可给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中“炼字”这一考点,回答者类型的问题可以扣答题公式回答问题。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描述景象。主要写出用比喻修辞,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即可得满分。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直抒胸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两句能看出来。

小题3:

题目分析:任选一首诗进行分析甲诗抓住营造的氛围,乙诗抓住作者情感。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