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陕西南部地区图
材料二: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政府于2008年10月04日前规划的、预计在2015年全部建成的调水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工程供水范围为西安、宝鸡、成阳、渭南等沿渭大中城市,主要解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用水问题。每年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引汉济渭需要开凿出64.9公里长,直径为7米的秦岭隧道,因隧洞过长、过深的特点无法改变,同国内外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隧道相比,在难度上均有超越之处。另外,隧道因过深过长的特点,施工期间如何通风成为该工程的制约性问题;而秦岭地质环境复杂,岩石种类繁多,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岩爆、突然涌水、围岩失稳、围岩大变形、热害等问题;在施工运输和排水保障上,成本较高,对工程进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大,其复杂程度超过其他隧道工程。
(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及分析原因。(6分)
(2)分析并比较图中河流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8分)
(3)评价图中引汉济渭工程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1)沿河流分布(2分);地势平坦开阔,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4分)
(2)汉江纬度低,且受秦岭阻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0°C,而渭河冬季气温低于0°C,所以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4分)受秦岭影响汉江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渭河位于背风坡,所以汉江径流量大,渭河径流量小。(4分)
(3)合理。(2分)可调水量大,供水范围大,可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4分)或不合理。(2分)引水线路通过秦岭要开凿过深过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成本高。(4分)
题目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图中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
原因: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气候适宜,便于耕作。水源充足,生产、生活用水方便。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便于对外联系。
(2)汉江纬度低,位于秦岭南面,受秦岭阻挡,冬季风的影响小,冬季气温高于0°C,而渭河位于秦岭北面,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气温低于0°C。所以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受秦岭阻挡,汉江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渭河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汉江径流量大。渭河流域降水少,径流量小。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合理。因为汉江可调水量大,隧道开通后供水范围大,可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利于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不合理。由材料可知,引水线路通过秦岭要开凿过深过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成本高。危险性大,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有影响,或引发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