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该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B处的天然植被是                 ,C处的天然植被是                。(2分)

(3)该地区气候干旱,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                   决定的               条件。

答案

(1)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

(2)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3)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高山环绕,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小。

(4)距海远近(或经度) 水分

题目分析:

(1)读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

(2)B处为半干旱地区,其植被是温带草原;C处为干旱地区,其植被是温带荒漠。

(3)应从影响降水的大气环流去分析,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高山环绕,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小,所以降水少。

(4)由沿海到内陆的植被是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导致其差异的是水分,是因距海远近造成的。

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1、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

3、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各省(区)排序一致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4、下列关于各省情况的对比,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