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及预备立宪是晚清政府实施的三大改革运动。请回答:
(1)上述改革运动分别开始于何时?
(2)简析改革实施的历史背景。
(3)上述改革运动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各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①19世纪60年代,1898年,20世纪初(或1901年、1905年)
②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慈禧太后暂时支持了洋务派;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康梁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光绪帝支持变法;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立宪派竭力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慈禧太后意识到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
影响: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预备立宪则使中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本题是一道“大跨度”的问答题。时间跨越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逐渐形成和不断深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及预备立宪正是清政府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面对不断出现的内忧外患,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而采取的系列重大举措,本题要求能够再现并概括每一重大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从每一活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其积极因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及预备立宪主观上都是为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但这些活动也是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迅速发展且对中国影响逐步加深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对其影响必须进行辩证地、客观地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