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下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下表)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而7、8月份又常出现“伏旱”天气。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______;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______。(4分)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2分)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6分)
(1)河湖水面广(水域面积宽广或河网密布);水稻,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每空2分)
(2)准静止锋;高压(反气旋)(每空2分)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2分);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耕地比重明显减小或农业用地比重减小)。(2分)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调节径流能力下降),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 “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等。(8分)
(4)区域经济发达;商业贸易发达; 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等(6分)
题目分析: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水域面积宽广,淡水养殖业发达;长江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喜湿喜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的生长。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此季节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势均力敌,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而7、8月份又常出现“伏旱”天气,主要是西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北上控制该地,出现持续的干旱天气。
(3)由表格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耕地比重明显减小。陆地水域减少,水资源减少,调节径流能力下降,水质下降;林、草地、园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等。
(4)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重要的金融中心,区域经济发达;商业贸易发达; 对外开放程度高;区域内陆上空港、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沿海航线等交通便利;顺长江而长区域经济腹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