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民国初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剪辫令”,规定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之日起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于是革命军走上街头为群众剪辫子,引起了一场剪辫风波。有人大哭大闹,说:“身体、头发、肌肤都是父母给的,我们不能自己把它毁坏,自古男人就是留发的,我不剪。”

(1)你认为不愿剪辫子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中山为什么要全国男子剪下长长的辫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认为不愿剪掉辫子的观点不对。因为这种观点太落后和保守了。尽管头发是父母给的,自古以来男人都留了发,但留着辫子,清洗、梳理、生活都不方便,且不讲卫生,这也是洋人嘲笑中国人的把柄,更是社会落后的象征。落后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坚持。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落后的思想与观点,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趋势。(本小题的答案仅供参考,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因为清洗不及时的发辫不卫生,是传播疾病的温床,剪辫是为了除旧布新,消除晚清遗风,又可讲卫生防疾病。所以孙中山颁布了“剪辫令”,要全国男子剪下长长的辫子。

(3)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总要受到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剪辫风波实际上是新旧思想的一次交锋,是进步与保守的一场斗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的“剪辫令”,实际上是对中国封建习俗的改造,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主流趋势,值得提倡。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