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后面问题。(6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小题2: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2分)

小题3: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B()。(1分)

小题2: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铜镜,(1分)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1分)。(或:第四句,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小题3:刘禹锡被贬,(1分)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1分)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B句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描写的是沧海之景。

小题2:

题目分析: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小题3:

题目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刘禹锡被贬,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