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诗词名句填空。

1 、无端又渡桑乾水,                   。( 刘皂《渡桑乾》)

2 、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 、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答案

1、却望并州是故乡

2、苟利国家生死以

3、烟波江上使人愁

材料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关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