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弹簧秤测得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然后把它全部浸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测出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为G′,求:

(1)此物体的体积V;

(2)此物体的密度ρ1

(3)若将一个与它的体积相同的物体用绳子将它们捆在一起,放在原来的液体中恰好悬浮,求另一物体的密度ρ2

答案

(1)因为F=G-G′,

所以物体体积V=V=

F
gρ
=
G-G

答:物体体积为

G-G

(2)物体质量m=

G
g

所以物体密度ρ1=

m
V
=
G
g
G-G
=
G
G-G
ρ

答:物体密度为

G
G-G
ρ

(3)捆绑以后物体所受浮力F浮1=gV=2ρ

G-G
=2(G-G),

捆绑物体重力G1=F-G=G-2G′,

所以捆绑物体密度为ρ2=

m2
V
=
G1
g
G-G
=
G-2G
G-G
ρ

答:另一物体密度为

G-2G
G-G
ρ

论述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的许多现实问题受到广泛关注.M省2010年对1 460户被征地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被征地农民户均失地2.1亩,99%的家庭得到各种形式的补偿,每户平均获得政府货币补偿76271元;与土地被征前相比,34%的家庭收入增加,户均增加7125元,37%的家庭年收入下降,户均减少10409元,其余家庭收入变化不明显;69%的农民拥有固定职业,31%的农民没有固定职业;在有固定职业的农民中,10%的农民是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的;70%的农民拥有医疗保险,17%的农民拥有养老保险,3%的农民拥有失业保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二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