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两题。(5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释] ①写作本诗时作者正被贬在柳州。

小题1:根据前两句诗描绘诗人所见的景象。(2分)

小题2:“想象奇异”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加以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秋天,海边山峰奇峻峭拔,万物萧条的景象。

小题2: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以山峰为利剑,把愁肠割为千万份,撒向峰尖来望故乡,倾泻了诗人被贬离乡的抑郁愤懑和思乡念友的凄苦之情。(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根据诗句来分析诗人所见到的景象的题型,方法是先把要求的诗句找出,然后把诗句翻译出来,注意语言要流畅,最后再根据翻译用自己的话描述出作者所见的景象。例如,前两句诗“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写到了海、山等实景,也写到了秋这个季节,更写到了作者的“愁”,因此,前两句诗描绘诗人所见的景象是秋天,海边山峰奇峻峭拔,万物萧条的景象。

小题2:

题目分析: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想象奇异”是本诗的一大特色,那么,我们可以从修辞方面去着手赏析。“海畔尖山似剑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以山峰为利剑,“秋来处处割愁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愁肠割为千万份。写出了诗人被贬离乡的抑郁愤懑和思乡念友的凄苦之情。

单项选择题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某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建造无线电发射试验基地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38天。由于该项目急于投入使用,在合同中规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天奖(罚)5 000元。乙方按时提交了施工方案和施工网络进度计划(见下图),并得到甲方代表的同意。

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1:在房屋基槽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弱下卧层。按甲方代表指示,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为10个工日。地质复查后,根据经甲方代表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增加工程费用4万元,因地基复查和处理使房屋基础施工延长3天,人工窝工15个工日。

事件2:在发射塔基础施工时,因发射塔坐落位置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代表要求修改设计,拆除已施工的基础,重新定位施工。由此造成工程费用增加1.5万元,发射塔基础施工延长2天。

事件3:在房屋主体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工人窝工8个工日,房屋主体施工延长2天。

事件4:在敷设电缆时,因乙方购买的电缆质量不合格,甲方代表令乙方重新购买合格电缆。由此造成敷设电缆施工延长4天,材料损失费1.2万元。

事件5:鉴于该工程工期较紧,乙方在房屋装修过程中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使房屋装修施工缩短3天,该项技术措施费为队0.9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持续时间和费用均与原计划相符。

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天。

A.30

B.40

C.35

D.45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