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洋务外交时代:弱国有外交”:变局观取代夷夏观,海防外交取代塞防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外需和戎,内需变法”成为救国之策。……中国既蒙受了刻骨铭心的国耻,外交上也实现了重大转型。
——袁南生《从鞠躬到握手:中国千年外交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 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了,双方都很现实,在普遍使用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建立起“君子之交”。 ——李凤林《中苏关系的历史与中俄关系的未来》
材料三
注:前苏联多次动用否决权,以至于1957—1985年间担任苏联外长的格罗米柯得了个“不先生(Mr.No)”的美称。美国共投过83次反对票,其中59次都是“单兵作战”。
——《新京报》
(1)分析中国由夷务外交向洋务外交转变的主要原因,晚清时期有哪些事件体现了其“外需和戎,内需变法”的?(6分)
(2)简述1950年代中苏关系“大起大落”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
(3)苏联“Mr.No”的称号和美国59次“单兵作战”分别反映怎样的国际关系或现象?概述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所做的外交努力。(6分)
(4)通过上述问题探究,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2分)
(1)主要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船坚炮利;中外联系的加强;内忧外患(或: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出现危机。 (2分。任答2点)
外需和戎:接受和签署《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或《中法新约》,以胜求和)。(2分。任答2点)
内需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2分。任答2点)
(2)主要影响:大起影响:“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行;有利与新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4分。任答2点) 大落影响:成为国民经济三年困难的原因之一;反修防修,意识形态领域掀起阶级斗争。(2分。任答1点)
(3)关系或现象:美苏“冷战”(美苏争霸)。(1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1分)
外交努力:与俄罗斯等国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联合国的维和和行动;维护联合国权威,支持联合国改革。(4分,任答2点)
(4)平等外交,反对霸权;承当责任,维护和平;务实求真,维护权益。(2分,围绕中心,言之成理,有创新的答案都可得分。)
题目分析:(1)外交转变的原因,根据所学可从统治危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务运动兴起等因素回答。“外需和戎,内需变法”一问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外需和戎”指接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等,“内需变法”指清政府在晚期“自我救赎”的政治活动。(2)中苏关系“大起大落”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可回答建国初中苏友好同盟关系建立的影响和 50 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回答。(3)苏联“Mr.No”的称号和美国 59 次“单兵作战”反映的国际关系较简单,指美苏争霸、美国推行单边主义。21世纪后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所做的外交努力,可根据所学知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来回答。(4)属于开放性试题,可根据掌握知识点酌情回答。
点评:一国的国家实力决定国家的外交,近代以来,由于我们国家弱,中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外交上无法维护国家权益,促使了国家在一系列方面的变革。50年代中苏关系的变化说明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改革开放后的我们的外交呈现出务实性,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的和平作为出发点,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