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患者,女,28岁。足月妊娠,临产16小时,伴排尿困难,检查:宫底剑突下2横指,拒按,枕右后位(ROP),胎心68次/分,宫口开大6cm,S-1.5,产瘤5cm×5cm×1.5cm,儿头塑型明显,宫缩间歇时,患者仍呼痛不已,并于脐下2横指处可见一凹陷,并随宫缩逐渐上升,导尿发现为肉眼血尿,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B.高张性宫缩乏力

C.先兆子宫破裂

D.低张性宫缩乏力

E.子宫破裂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形成病理性缩复环,按之下腹部有压痛,病人烦躁不安,感宫缩增强,胎心音听不清,疼痛难忍,胎先露压迫膀胱,使膀胱充血,出血,出现排尿困难,血尿

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宣而谍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予。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  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帝其诚 感:_______________

(2)明年   越: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案例五

[背景材料]

某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会议。会上,总监理工程师宣布了建设单位对其的授权,并对召开工地例会提出了要求。会后,项目监理机构起草了会议纪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分发给有关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制了监理规划,报送建设单位。

事件2: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遗失工程某部位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凭经验施工,现场监理员发现时,该部位的施工已经完毕。监理员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后,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对该部位结构进行核算。经设计单位核算,该部位结构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设计单位电话告知建设单位,可以不作处理。

事件3:由于事件2的发生,项目监理机构认为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该部位工程不予计量;施工单位认为停工造成了工期拖延,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申请。

事件4:主体结构施工时,由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造成施工现场用于工程的材料损坏,导致经济损失和工期拖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

事件4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