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冰雪融水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 

C.面积广大,种植业分布范围广

D.地面崎岖,沟壑纵横小题2: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A.接近河流,取水便利 

B.城镇沿河分布,地形平坦

C.本区河网密集,水运便利

D.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题目分析:

小题1:青藏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由于地势较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面积广大,但是地势高峻,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故选A.

小题2: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人口和城镇也比较集中,故选D.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辞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更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1、对文中划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习惯于走熟路。

B、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应该寻求典故。

C、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D、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生流弊。

2、对“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套板反应”是指一件事发生时你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B、就作者说,“套板反应”是创作动机的仇敌。

C、“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D、就读者说,“套板反应”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习惯的力量十分深广,沿着习惯去做,就可以轻松地创作出新的文艺作品。

B、韩愈说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他自己多次失败后得出的教训。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出现“套板反应”,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D、报纸杂志和尺牍宣言中的文章,都是“套板反应”的作品。

多项选择题

甲白酒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月发生如下业务:

1.购进业务

向农民购进玉米,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价30万元,支付乙公司运费2万元,其中的10%用于本企业职工食堂。

2.委托加工业务

将本月购进玉米的50%运往丙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其加工酒精,支付运费0.3万元,支付不含税加工费3.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丙企业无同类酒精的销售价格。本月收回酒精,丙企业已代收代缴消费税。

3.白酒销售业务

注:甲企业与白酒销售公司为关联企业,税务机关核定的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160元/斤。以上价格均为不含税价。

4.其他业务

(1)甲企业本月会计账户“其他应付款一白酒包装物押金”贷方金额10.53万元,“营业外收入一逾期白酒包装物押金”贷方金额4.68万元。

(2)本月举办展销会,将自产白酒100斤用于广告促销活动;另特制100斤新品白酒赠送给来宾,该批白酒成本50000元,没有同类白酒的销售价格,该白酒的成本利润率为10%。

本月取得的相关票据符合税法规定,并在本月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抵扣。(白酒消费税税率20%,0.5元/斤,酒精消费税税率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企业将自产白酒用于广告促销活动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A.不缴纳增值税

B.不缴纳消费税

C.按平均价缴纳增值税

D.按加权平均价缴纳消费税

E.按最高价缴纳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