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0年3月28日是第四个“地球一小时”通过一小时熄灯行动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宣传“地球一小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口号:‘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

材料二:中国政府11月25日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是中国按照国情的自愿行动,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转变的一大贡献。

材料三:气候变暖首先导致世界气候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7日至18日召开,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你认为点亮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环境的重要性角度谈谈中国积极参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理由。符合我国的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哪些问题提出的?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我国有哪些可行性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哪一方面环境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体现了联合国哪一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等)

(2)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3)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量大(言之有理即可,)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风电核电等。加快立法,加大监管,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在社会生活中可以提倡低碳生活,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4)生态破坏或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共同性原则。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