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为全诗创设了一种      

          的氛围。(2分)

小题2:人们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诗评价极高,请你赏析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3分)

答案

小题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伤感、愁苦、凄凉

小题2: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1分);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飘泊远方、旅途艰辛的担忧和慰藉之情(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为全诗创设了一种伤感、愁苦、凄凉的氛围。

小题2:

题目分析:赏析诗句要从句式、表达技巧、结构、内容、主旨等方面着手。所以面对这种题型,我们一定要从句式、表达技巧、结构、内容、主旨等方面,联系诗歌背景进行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则可以从修辞方面解答,作用可以这样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因此,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飘泊远方、旅途艰辛的担忧和慰藉之情。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