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材料反映了清政府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中赔款达2亿两白银,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材料中的描述就是出现在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一定程度的准许民间设厂,其目的是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故选C。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的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并未把工业作为立国的根本;B项也无法体现与外国竞争的情况;D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取消商品限制的问题。
点评: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业的发展。民族工业因此获得了初步的发展,一战期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发展的比较好的还是轻工业,工业基础还是很薄弱。与此相关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其他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都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