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如图1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cm。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2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而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如图3所示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示意图。观察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答案

(1)3.03~3.08

(2)像与物大小

(3)磁场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1999年7月28日16时左右,某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坏,需进器内进行维修)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7月29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17时左右,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1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至19时45分左右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浓度为21%;可燃气体浓度为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时左右,某消防公司2名架子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该公司2名操作工及消防公司1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2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13分钟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6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7人勉强爬出。最后该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4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20时40分左右。消防公司1名架子工和1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二人重伤。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市劳动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先后赶到现场,并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连夜对现场进行保护取证。经调查、取证分析,确认为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事故。

题目

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