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2分)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年度综合报告2009-2011》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市值增速保持30%以上的年度增长率,预计至2011年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375.04亿,网民数量将达到6亿。网络与我国社会的贴合越来越紧密,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监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

材料二 新华网、新浪网等联合组织的2011年“两会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最为关注的是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惩治腐败和就业公平。网络民意参政、议政的同时,另一个词跃入人们的眼帘,那就是“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意见需要登记真实姓名。虽然也有不少网民和舆论担忧,这样做会让网民们无法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但这种争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可以更好地做到“还政于民”,监督政府依法行政。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4分)

(2)有人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8分)

答案

(1) ①舆论监督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分),②为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开辟了新的渠道,有利于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2分)。

(2)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言论自由和监督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分)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一方面,公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 * * 利。另一方面,公民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地履行公民义务。(2分) ③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网上言论不能触犯法律法规,不能侵害他人正当利益。(2分) ④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有序参与政治生活。(2分)

本题考查的高考能力是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1)考查了舆论监督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从舆论监督的特点、舆论监督的作用、公民的权利等角度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2)本题是观点评析题,先评再析。从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原则评析这一观点。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