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哪些各反映什么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和胶砂强度。 (1)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其大小决定着水泥的水化速度和强度的发挥。 (2) 标准稠度用水量:不作为技术标准控制指标,测定目的是为配制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测定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3) 凝结时间:指水泥加水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水泥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初凝时间可以确定水泥的拌和、运输和浇灌时间;终凝时间可以控制施工进度。 (4) 体积安定性: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如果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会导致构筑物强度降低,甚至引起开裂和崩塌等严重的质量事故。 (5) 胶砂强度:水泥的力学性质,目前采用ISO检验法,该方法能真实地反映水泥在使用中粘结的实际情况。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 * * 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骤、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也?”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遏,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全祖望《梅花岭记》)

小题1:下列旬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誓与城为殉殉,殉难

B.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克,火败

C.承畴火恚恚,怨恨

D.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旧,老交情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

余局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虽世殊世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史可法的“浩然之气”及其影响的一组是

①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②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及以衣冠葬之。③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④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⑤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小题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州城破之时,史德威被诸将所拥而行,未能帮史可法以死殉城。

B.从文中记述有人传言史可法未死的事实看,史可法舍生抗清、誓死殉城,深得人们拥戴。

C.孙兆奎对洪承畴的反问,目的是用洪承畴的未死来证明大江南北的传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D.从文中的议论部分来看,作者认为未死传言、神仙之说纯属画蛇添足,对此持一种批评态度。小题5:把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