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治疗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应首选

A.香砂六君子汤
B.八珍汤
C.四神丸
D.四物汤
E.金匮肾气丸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考点评析]
1.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血劳”的范畴。因饮食不足,脾胃虚弱,化生原料缺乏,虫病、慢性失血等均可导致血劳。西医认为本病病因为铁摄入不足而需要增加;铁消耗过多,吸收不良。
2.临床表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气急、头昏眼花,黏膜损害,神经及精神系统异常。
3.常用检查:
①贫血形态学检查如周围血象、骨髓检查。
②铁代谢检查如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浆转铁蛋白等。
③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检查如红细胞原卟啉、 FEP/Hb比值。
④贮备铁缺乏检查,如骨髓细胞外铁、铁粒幼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铁蛋白测定。
4.诊断要点:依据病史、红细胞形态及骨髓检查和骨髓铁染色,典型病例诊断不难。
5.辨证论治:
①脾气亏虚证: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②心脾两虚证: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
③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肾,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④虫积血虚证:治宜健脾益气、消积杀虫,方用导黄补血丸或雷榧丸。
6.西医治疗原则:
①病因治疗:尽早治疗病因或原发病。
②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途径。常用有硫酸亚铁,每次0.2~0.3 g,3次/日,饭后服用减轻消化道副作用,如不能可从小剂量开始。口服铁同时可给予维生素C。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