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有关能力结构的学说。
参考答案:
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心理品质的复合,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能力的结构是指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这些成分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以及它们的地位。关于能力结构的学说主要有:
(1)能力的因素说
①独立因素说 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组成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独立发展。但是,人们完成不同作业所得的成绩与能力有明显的相关,说明能力并不完全是独立的。
②二因素说 该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认为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因素G和特殊能力因素S构成。G因素是人的基本能力,是决定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 二因素说为研究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制定测验这些能力的手段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但是,该理论强调二因素的区别,将它们绝对对立起来,未看到它们的联系,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③多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的了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直觉的速度以及推理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结构论,也认为能力由七种因素构成,即:言语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能力结构理论
①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区分为三种维度,即智力活动的内容、智力操作和智力活动的产物。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智力操作即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物是运用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由于智力的三个维度及多种形式的不同组合,人的智力在理论上可分为:5×5×6=150种。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同时考虑了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物,对智力测验起了重要作用。1971年吉尔福特宣布,经过测验,已经证明了三维智力模型中的近百种能力。这一成就对智力测验的理论与实践,无疑是一巨大的鼓舞。
②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与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群因素;第三层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阜南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类似于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系统,是对斯皮尔曼的能力二因 素说的深化和细化。
(3)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①智力三元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研究了人的推理过程,特别是类比推理过程之后提出的。他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智力三元理论中,智力成分亚理论是最早形成的,也是最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根据这种理论编制的能力测验,能测量出人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因而对深入了解能力的本质、促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②智力的PASS模型 PASS模型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PASS模型是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上的。 总之,上述各种理论从智力的不同角度和智力的不同层次阐述了智力的特征,一些新的智力理论的出现,体现了脑科学对智力研究的影响。这说明人类对脑的秘密了解得越多,对智力的认识就可能越深入、越全面,因而对智力的发展和培养可能产生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