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与学习的关系很密切。记忆中经验的获得、积累和应用,也是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或方面。
(2)记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最主要的几种分类及其特点是:
①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化学公式、乘法规则、一年有四季等。对“猫”的词义的记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事实的记忆也都是语义记忆。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②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与此相对,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第一,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不影响内隐记忆,明显影响外显记忆。第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消退,比外显记忆慢得多。第三,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第四,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第五,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③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s。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由于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编码后的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必要时还能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获得的。
④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