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甲国船东的货轮“欢乐号”(在乙国注册)在丙国港口停泊期间,非丙国籍船员詹某和卡某在船舱内因口角引发斗殴。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A.丙国通常根据詹某或卡某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

B.丙国通常根据该船船长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

C.丙国通常根据甲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

D.丙国通常根据乙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

答案

参考答案:B,D

解析: 港口属于内水的一部分,它与陆地领土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沿海国对其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对驶入其港口的外国商船和船上人员有刑事管辖权和民事管辖权。但是如果船上的行为不牵涉到沿海国的利益或根本没有超出该船只的范围,沿海国不行使管辖权,而由船旗国负责。也就是说管辖一般不介入船舶内部事件,只有在特定情形下会对船舶内部事件管辖。关于刑事管辖,港口国得行使管辖权的情形主要包括:(1)罪行的后果危及沿海国;(2)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沿海国良好秩序;(3)经船长或船旗国外交代表或外事官员请求;(4)取缔违法贩运麻醉品或精神调理物质所必要。本案中丙国作为港口国,对发生在外国商船上的非丙国国民的斗殴事件,只有在满足上述四项条件时,才得以行使管辖权。B、D两项符合港口国对停泊在其港口的外国船舶上刑事管辖中的第三种情形,所以入选。A项是迷惑项,当事双方的请求并不能使港口国行使管辖权,因为当港口国在行使管辖权时,实际上是影响了船旗国的管辖权,但凭当事方的请求显然不当;c项是在以“船东国籍国”的概念偷换“船旗国”的概念,应当排除。

阅读理解与欣赏

杂谈民族自信力(节选)

      (1)曾经有一则小幽默,赞扬中国古人的聪明。中国古代书籍竖向排列,因此当后人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便会点头,而西方书籍由于是横排,后人读的时候则多半不知不觉摇头否定。那么,我们的民族自信力究竟如何呢?

      (2)崇古非今,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句几千年来一直为“有识之士”们感叹的口头禅更是经久不衰。而“子曰诗云”则更是才学见识的最好明证,从大文豪到穷秀才,对历史典故的研究无一不是竭尽全力,不厌其繁。《红楼梦》中宝钗便因为宝玉写了“绿玉”而没有使用前人用过的“绿蜡”而嘲笑不已,孔已己更是为自己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而得意非凡。如果你能够言不离孔孟,文堆砌典故,那你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历史上更不知有多少满腹经纶(前人治世之方)、怀才不遇的“高人”为不得志而郁郁终生。

      (3)多少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历史的重压和阴影之下。

      (4)然而晚清以来,中国那深厚的历史底蕴终于无法抵挡外族强悍的枪炮文明。由此,从“五四”对孔老夫子的批判开始,中国的主流社会第一次如此长久地撇开历史去寻求新的出路。然而不幸的是,中国人,如此众多的中国人,在丢开历史的同时,也丢掉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力。从近代对“洋大人”的卑躬屈膝到今天小老百姓的崇洋媚外,又有多少中国人从心眼里认同“洋人”高己一等的观念。有一位到中国工作的白人先生每当和他的华人老板新到一个地方都要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的老板”,否则大部分人将不理他的老板而围着他转。

      (5)好在国人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我们需要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值得欣慰的,然而,为了获得我们的自信和自尊,我们又背起了我们的历史书,所不同的是,这次除了先人的“光荣业绩”之外,又多了近代的屈辱,以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6)内心禁不住疑惑,难道我们祖先的那点“智慧”真的有那么多光环?

     (7)难道我们真的天真地希望凭借那些厚厚的历史书去获得世界的尊重和敬仰?

     (8)难道我们只有摊开那沉重的历史,中 * * 才可以拥有面对世界的自信?

     (9)不,真正的自信绝非由此而来。

1.文章开头引用小幽默的作用是什么?

     答:                                                                                                                                   

2.作者认为中国人缺乏民族自信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                                                                                                                                   

3.选文(6)(7)(8)段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具体作用是                                 

4.文章结尾说“不,真正的自信绝非由此而来。”真正的自信由何而来呢?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看法。

    答: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