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诗句蕴涵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的是:

A.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

B.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D.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为隐含主旨题。A选项是清代郑板桥的诗,体现了矛盾双方 对立、统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哲理。作画时,一方面要追求“熟”——高超的、娴熟的艺术技巧、笔法;另一方面也要追求“生”——发现事物新的特 点,运用新的表现手法。在另一方面,在手法上,要做到从“生”到“熟”的转化,追求两者的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诗人四十余年的“日间 挥写夜间思”的苦练,才能会达到“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境界。B选项出自江 * * 《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诗词中的“寒江”“雪柳”“满目春”可以看出是经历了冬天迎来了春天,关键在于最后一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 选项出自苏东坡的《琴诗》,“琴”、“指头”“琴声”“演奏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事物间的相互关联、矛盾的对立统一;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 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 可。这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的哲理。D选项诗句出自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讲述的是小松变大松、由小刺头变成凌云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并没有体现曲折性。故正确答案为B。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