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一个团队对约两万名7年级到12年级的男孩研究后发现。拥有一种叫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的人倾向于发生犯罪和违法行为。但只有当这些男孩遭遇家庭、社交和学习成绩问题等压力时,不良行为才会出现。如一个年轻人无法同家人经常共同进餐.那么MAOA的2R变异基因就会激发他出现不良行为。但如果具有同样基因的人能和父母经常一起进餐.则有关风险就消失了。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良行为的发生是由人体内的基因变异决定的

B.拥有MAOA的2R变异基因的人更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C.同家人共同进餐能减小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D.MAOA基因的变异可能与承受较大的压力有关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根据“拥有一种叫MAOA的基因的2R变异类型的人倾向于发生犯罪和违法行为。但只有当这些男孩遭遇家庭、社交和学习成绩问题等压力时,不良行为才会出现”可知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A 选项“由人体内的基因变异决定的”表述错误,材料中说的是”MAOA的基因的2R变异会激发他的不良行为“,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基因变异都会激发,排除A。 B选项以偏概全,从材料可知,该团队只是对男孩做的研究,并未提到是否对女孩做研究,不能一以概之的说”拥有MAOA的2R变异基因的人“。C选项同样错 误,含有MAOA的基因的2R变异基因的人通过经常和家人共同进餐,可以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综合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历史铭记着这样一个镜头(见下图):一位瘦小纤弱的老者,身披印度卡迪土布,赤脚拖鞋,缓缓走向海边,弯身蹲下,然后抓起一小把海盐。这个“食盐进军”运动中的经典镜头曾令无数世人为之震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两个月里,甘地绞尽脑汁。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权上……许多人包括甘地的战友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目标太有限了,难以发动广大的民众……但甘地坚持他的主意。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着78名学员向海滨小镇丹地进军……4月6日抵达丹地时,这支队伍已经是上千人之众了。

——章文《甘地传》

材料二 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他违反了盐法。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一夜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久,示威的形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其(指甘地)所倡主义,英人谓为破坏,但于今日竞争之世界,苟或万众一心,即不合作,而又无所抵抗,自能战胜武力也。学者尝认为其为极大贡献焉。

——陈恭禄《印度通史大纲》1928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甘地领导“食盐进军”运动的目的。(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促成“食盐进军”运动影响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甘地主义”的实践,并概括其历史影响。(4分)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